论点精粹丨王学俭,徐 曼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
★ ★ ★
★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王学俭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徐 曼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和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现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要求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展现出变革功能、价值引导作用、精神生产效用、培育塑造价值、引导辐射效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就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主题当中发展其协同模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中提升其服务水平,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增强其科技支撑。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如何发挥自身功能和价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需要在历史和时代的广阔背景与宏大视野中不断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生成探究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产生是自身内部矛盾推动转型以及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是规律作用与包含大量感性材料的推动,其价值突出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自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出于自”与“合于道”
“出于自”是从内部原因、内部矛盾的角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变化的产物。“合于道”是从外部原因、从外部矛盾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二者共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生成。
首先,就“出于自”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发展和自现代化转型的实际需要,这一实际需要决定了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进行结构优化、要素协同、资源整合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生成的内在原因。
其次,就“合于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产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根基。就哲学意蕴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人民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过程性和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整体的构建指导。就实践根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提供了物质资源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真实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主体主导之积极有为”与“全体社会成员自觉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政策设计者、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主导力量转变观念、积极推进的结果,是全体社会成员自觉主动的结果。
首先,就“主体主导的积极有为而言”,主体主导者的积极有为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政策设计、制度保障、机制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持续跟进。其中,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持续推进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营造的关键因素;制度以及治理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支撑;机制是确保实际运行有条不紊的前提条件;评级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衡量标准。
其次,就“全体社会成员自觉主动”来看,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主体性的确立、凝聚力的形成等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现实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建设以保障党的团结和统一,使全体社会成员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实现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持续对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宣传持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引领其统一行动。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多维审视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最终在形成包含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生产关系协调、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生态环境优美等内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展开论述,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多样态、多功能及其价值意蕴。
(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变革功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一以贯之地发挥教育引导、培养塑造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巨大的人口规模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主体力量。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其过程关注不同和人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如何实现自身美好的生活追求的真实感和体验感,试图实现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合,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人的现代化。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引导人们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需求。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通过形成立德树人合力从整体上提高人口的素质和人才的质量,促进巨大人口规模向人口红利转化。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将巨大的人口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和实际运行中,通过持续地教育从思想上掌握群众,在发挥批判的武器的同时将巨大人口规模转化为变革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真实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引导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意识、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关于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奋斗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根据全体社会成员特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们人认识共同富裕目标的长远性和实现的艰巨性,理解共同富裕推进过程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不仅要将人的生存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的一切物质资源、制度保障形成合力,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个人参与共同富裕实践过程的主动性、凝聚起人们为共同富裕持续奋斗的情感和信心。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中全体和个体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注重共同富裕当中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精神生产效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不仅要注重人的精神利益,还要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从关注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塑造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以及对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的满足提升等方面注重人的精神利益的实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通过在全社会持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促进其践行引领人的精神生活;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文化产业服务,使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向引领更加正确,内容、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将马克思主义指导贯穿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从思想上掌握人,激活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坚持自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这一过程中揭示意识形态与个人精神生活、与全民族精神家园构筑的内在联系,引领个人精神生活的方向。
(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培育塑造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全体社会成员当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并在此过程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把绿色发展理念带入各个社会领域,传播进各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实际生活当中,在实际生活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通过深入的生态观的教育,并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明确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具体的阶段和过程中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行为。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结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
(五)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传导辐射效应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充分阐释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批判和澄清关于我国发展道路的不实报道和言论,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至国外,形成内外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其过程要向国内外人民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及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经验,多方面阐释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在各个社会领域采用不同的方式澄清我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丰富内涵,批判关于我国发展及其道路选择相关的虚假、负面言论和报道。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既要注重时间上的实效性,还要注重空间上的拓展,并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等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至国外,争取国际社会给予我国发展道路更多的支持。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建设探索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从系统性、整体上体现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
(一)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及其导向,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协同模式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模式中的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内形成社会需要的集体意识,并致力于通过不同的方式将集体意识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战略安排等得到普遍化的认可;并且要深入各社会领域、各组织内部引导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发人们参与各项制度建设、优化各类制度运行的主动性,从个人对所属组织和社会群体制度的建设和遵守中汇聚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智慧和行动。
第二,探索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模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不仅要在制度上协同,而且要在理念上协同、利益上协同,并且要积极探索文化协同模式。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促进这一目标在不同社会领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并通过一定的正向激励手段提升利益协同模式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促进不同社会领域及个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主动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靠近、融合,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理论、文化等入脑、入心、入魂。
(二)注重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服务水平和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物质生产现代化、开展社会建设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建设效能,持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效能。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其运行要更好地实现服务功能,彰显其服务价值。通过理论教育、建立宣讲团、多领域共建共享实践教育基地等方式将党的政策、路线、基本方略传播到各个社会领域,并在全社会及海内外培养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树立我国国家治理的良好形象,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认同。通过协同育人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魂育人。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生产性功能和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作用于不同领域的人的思想观念,并且多举措、多内容、多方式对人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塑造,并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结果体现其精神生产的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凝聚社会需要的人生产和发展的全部资源和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引导人们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活动过程中合理改变自身,锤炼自身的意志和品格,并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结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交往方式、丰富自身的交往关系。
(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科技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的正式启动正值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既要抓住这些机遇,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强化自身建设的科技支撑,也要积极应对上述挑战。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其过程要提升智能革命的领导权,巩固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不断打破各个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之间的壁垒,形成各学科合力育人、各行各业协同创新,在平台的攻坚共享、资源的协调使用以及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中持续发力,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在培养创新人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上不断发力,提高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人工智能的巨大优势潜能转化为人的生产力和创新优势。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深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分工体系、规模效用以及应对失业问题,保障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的同时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积极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及其运行要在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成员享受智能革命红利。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信息技术几乎涵盖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各行各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深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引导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的适度使用和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整体性、全局性的实践活动,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以期发挥巨大的整合能力和凝聚作用,使社会成员在认识、把握、运用、享受智能时代成果的同时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智能文明形态。
编 者 注
本文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内容为全文节选,注释略,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全文”,可免费下载全文阅读。
《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53年5月,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